發(fā)布時間:2019-10-08
凹版印刷機在市場上應用廣,但受互聯網浪潮的影響,印刷業(yè)正加速衰落。創(chuàng)新是解決衰退的***辦法。
近兩年來,隨著我國凹版印刷機械整體制造水平的提高,國內凹版印刷設備不斷創(chuàng)新,取得了可喜的成績。下面詳細介紹凹版印刷機的七項創(chuàng)新技術。(1)。凹版印刷機全自動上下料技術在生產過程中,全自動上下料技術通過精確的測量和檢測,自動將不同直徑和寬度的滾筒料提升到夾緊位置,然后提升裝置自動將成品桶料移出設備工,自動檢測提升過程中的原材料和成品。它與生產管理相銜接,取代了手工操作,不僅解決了凹版印刷機不能滿足正常生產效率的瓶頸,而且**提高了生產效率,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。(2)。凹版印刷機全自動裁切技術采用全自動裁切技術后,整個自動裁切過程只需將輥放在送料架上,裁切過程即可完成整個裁切動作,無需人工參與。以厚度為0.018m的bopp薄膜為例,采用自動切割的方法,可將廢料長度控制在10m以內。自動切割技術在凹版印刷設備中的應用,減少了設備對操作人員的依賴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3.凹版印刷機的智能預置印刷技術
智能印前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初始印版匹配過程中,減少操作人員使用尺子手動板對齊步驟,直接利用印版輥上的關鍵槽和版面上的標記線之間的對應關系,通過板輥機械零點位置的自動確定,實現板的初始對準過程;在初始板對齊過程完成后,根據顏色間材料長度的計算,使印版輥的相位自動旋轉到可以實現自動預配準的位置,實現預配準的功能。
4.凹印機半封閉墨槽及下墨輥
凹印機的主要特點:它能有效地防止高速運轉時的墨卷現象。半封閉油墨槽可以減少有機溶劑的揮發(fā),保證油墨在高速印刷過程中的穩(wěn)定性。油墨的循環(huán)使用已從18L左右減少到9.8L左右。由于下墨輥與印版輥之間的間隙始終得到保證,在滾下墨輥和印版輥的過程中,油墨可以有效地轉移到印版輥的網孔上,從而更好地實現淺網臺階的減少。
5.凹版印刷機智能數據管理系統(tǒng)
凹版印刷機的主要功能:現場智能數據平臺可以讀取所選機器控制系統(tǒng)的運行參數和狀態(tài),實現必要的監(jiān)控和參數備份存儲;現場智能數據平臺可以接受遠程智能數據平臺發(fā)出的工藝參數和相關命令要求,并實現對是否將遠程智能數據平臺發(fā)布的工藝參數發(fā)送到控制系統(tǒng)人機界面的授權等。
6.凹版印刷機的數字張力
數字張力是指通過更新人工閥的氣壓,直接更新人機界面,設定所需的張力值。在人機界面中,對設備各部分的張力值進行數字化、準確的表示,不僅減少了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對操作人員的依賴,而且提高了設備的智能化運行。
7.凹版印刷機熱風節(jié)能技術
目前,在凹版印刷機設備上使用的熱風節(jié)能技術有三種:熱泵加熱技術、熱管技術和采用LEL控制的熱風自動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。
1.熱泵加熱技術。熱泵的能源效率遠高于電加熱。目前,凹版印刷機設備中使用的熱泵一般是空氣能熱泵,實際試驗可節(jié)省60%≤70%。
2.熱管技術:采用熱管技術的熱風系統(tǒng)在運行時,熱風進入烘箱并通過排氣口排出,出口處設有二次回風裝置,其中一個出口空氣直接利用二次熱能循環(huán),另一部分作為安全排風系統(tǒng)。由于這部分安全廢氣,熱管換熱器用于有效回收余熱。
3.采用LEL控制的熱風自動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。采用LEL控制的自動熱風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可以達到以下效果:在LEL*小**極限和殘留溶劑不超過標準的前提下,二次回風可以限度地利用,節(jié)約能源45%左右,尾氣排放減少30%≤50%,尾氣處理投資可**降低30%/40%。